編者按:
近兩年,《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等文件陸續出臺,國家全面釋放利好,提升芯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同時,上萬億資本涌入產業鏈,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賽道,共同打造芯片本土產業鏈。
為推動中國“芯”的全面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強國的美好愿景。鳳凰網廣東、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深圳工業總會、深圳市芯片行業協會、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協會、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聯合推出“芯勢力 芯未來”專題,從芯技術、芯商用、芯政策等角度,對話專家學者、灣區商會協會及企業家,共同探討中國“芯”的當下及未來。近日,鳳凰網廣東采訪到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灣區科創大本營發起人甘潔。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硬科技創業生態和體系不斷完善,已成長出大批優秀的科技企業,并以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助力中國從制造大國向世界制造強國目標挺進。
然而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正在經歷以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學等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前夜帶來的產業變遷,熱錢快速涌入,硬科技創業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芯片斷供引發的“造芯熱”也在機遇與挑戰之間反復橫跳。
在此階段,我們如何做好硬科技創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如何抓住芯片國產化機遇......這些都是擺在面前的難題。近日,鳳凰網廣東與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松山湖機器人基地XbotPark聯合發起人、灣區科創大本營發起人甘潔進行了一場對話,圍繞前述問題展開探討。甘潔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在公司金融和資本市場領域頗有建樹,并長期從事商學教育工作,對于硬科技創業有著深入且獨到的見解。
以下是鳳凰網廣東與甘潔的對話(有刪減):
芯片公司正面臨著歷史機遇
鳳凰網廣東:您如何看待當前的“造芯熱”?
甘潔:芯片的發展對國家長期的科技和經濟有非常大的影響,現在大家都來關注這樣的一個短板,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情。從投資角度來說的話,芯片公司面臨著歷史上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一是體現在美國的打壓,大家開始換國產芯片,另外也是隨著制造業長期的發展和積累,我們成為了一個制造業大國,意味著有很多的應用場景,這對芯片發展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
以前大家喜歡用西方的芯片,理由很簡單,人家有很長的積累,穩定性也好,而且芯片在整個產品里成本占比不高?,F在有了貿易戰,真的加速芯片的國產化,我覺得長期是一個利好,短期當然會面臨一些困難。
鳳凰網廣東:深圳市是芯片設計重鎮,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尤其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對于大灣區推動芯片國產化有哪些利好?
甘潔:芯片公司需要應用場景,那么大灣區是整個中國制造供應鏈的一個集大成的地方,又加上有很多創新創業的體系,是一個非常好的芯片應用場景的“提供者”。
創新企業會更愿意去嘗試新的芯片,尤其是看到貿易戰,可能從他開始設計的時候,就考慮是不是能夠國產化。當然現在新的時代,即使是成熟的企業,它也意識到了芯片國產化的重要性,所以這兩種力量結合起來,我覺得對于芯片公司的發展會有非常好的支持。
鳳凰網廣東:芯片國產化浪潮里其實有不少的初創公司。芯片創業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周期特別長,請問資本目前對芯片投資持怎樣的態度?
甘潔:現在其實沒有那么難了。松山湖機器人基地的高秉強教授(聯合發起人之一),他從十幾二十年前開始投芯片,那時候是真正的難,因為應用場景還沒有起來,資本也沒有意識到芯片的重要性和相對比較快變現的可能性,也可以說不太受到關注,他們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蟄伏期。
現在的話,無論PE市場,還是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對芯片公司都非常開放。我覺得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很多時候只要是科技人才出來(創業),就有投資人等著去投資,這對做芯片的人來說是一個好的時代。
創業公司要盡快形成小的閉環
鳳凰網廣東:對于芯片創業公司,您有哪些建議?
甘潔:(建議)可能是要有一定的堅持,然后也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情。所謂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情,就是一個創業公司在打造產品的時候,需要理解用戶的需求,并能夠為用戶去創造價值,盡管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另外在選擇場景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商業理念,就是哪些場景是相對比較大的場景,能夠讓你在商業上比較快地形成小的閉環。
創業公司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想我要做個10年以后再盈利,這不利于鍛煉團隊,很多時候我覺得是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你要考慮在成長的過程中比較快地實現小的閉環,能夠有所盈利,這其實鍛煉了團隊,以及鍛煉了很多基本能力,包括商業能力、供應鏈能力、生產能力。
我覺得在芯片領域創業和在別的科創領域創業,其實差異是不大的。還是要從產品出發,能夠比較快地去構建一個核心的團隊,這其實就對應著一定的核心能力,然后打造一個好的產品,之后能夠有好的商業化的能力。
鳳凰網廣東:資本很狂熱的時候,很多創業公司會依賴資本,這是一種健康的狀態嗎?
甘潔:其實我自己會經常跟團隊說,不要過度依賴資本。每一次融資的節點,你要想我要做什么,到下一步融資的時候,其實應該有一些成就了,這樣你才能融到下一筆資金。因為資本會看你怎么成長。再就是資本可以錦上添花,很難雪中送炭。
回到剛才說的小的閉環,其實也是降低了你對資本的過度依賴。有一些東西肯定是要放長遠去做,但是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就滿足一部分核心客戶的需求,能提供產品或者服務,并且能夠收回一定的成本,這樣往前面滾動發展,我覺得要扎實得多。
像互聯網賽道,是贏家通吃的賽道,所以對資本來說可以同時押好幾匹馬,總有一匹可以跑出來,這樣就有巨大的回報。但是創業公司本著燒錢,不顧核心產品力、真正的商業能力,就為了在資本的驅動下去吃一個很大市場,我覺得這是不太健康的創業理念。
鳳凰網廣東:那么對于資本來說,現在這么多項目里,要如何規避芯片投資風險?
甘潔:這個可能和投別的科技創新項目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還是要看創始人。我覺得創始人要有極強的創新創業的意愿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并且對長期不斷地克服困難有一定心理準備。
另外就是創始人的學習能力。無論你在實驗室做得多好、路徑設計得多好,在實際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坎坷,這個時候需要你快速地去學習,想到新的辦法、新的解決方案,然后在這個起點上再不斷地成長。每次遇到困難,沒有被打垮,其實都能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現在很多高科技人才創業,在沒有找到方向之前就像拿著金飯碗討飯。但是要真的找到一口飯、很好的飯去吃,是需要有這種學習的能力和意愿的,然后也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特別早期的項目,因為什么都沒有,就只能看創始人。那如果已經有一些產品的話,我認為一個企業要想走出來,需要兩個能力,產品力和商業能力。產品力是科技和商業的結合,從這兩個維度看是不是能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基于此,看創始人能否讓一個好的產品實現很好的商業利潤,從而實現企業的發展。
創業是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鳳凰網廣東:松山湖機器人基地孵化了很多優秀企業,請您結合大疆創新、云鯨智能、正浩創新等企業的孵化經驗,分享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
甘潔:他們都有一些共性,意志力極強,有韌性,也能吃苦。這樣的創始人才有可能堅持,而且他們的學習能力也都非常強,會非常專注地去打磨一個極致的產品。
鳳凰網廣東:您在早期的時候就看到他們身上這些會成功的特性了嗎?
甘潔:如果說我們早期在大街上可以找到人,看誰能成為下一個汪滔(大疆創新創始人),這個不太符合事實,投資人得多有眼光?能看到他們是因為在灣區科創大本營認識,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他們的學習能力、韌性。
鳳凰網廣東:怎么想到做“灣區科創大本營”的?對比其他商學院課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甘潔:松山湖機器人基地主要致力于培養有底層技術的創新創業者,并且孵化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創業者早晚都會遇到商業上的挑戰?;诨氐姆e累,我們也可以支持外面的工程師創業,把技術、商業,還有創業孵化有機結合起來,所以做了這樣一個教育項目。
至于不一樣的地方,第一個是思考方式,大家很容易把商業的東西變成玄學,但是我自己的觀察來看,真正把商業做好的公司其實還是把它做成一個科學,就是用科學的精神去思考商業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鼓勵大家要從第一性原則去思考,要把事情的本質想清楚,不要人云亦云。
第二個是教學模式。我常說你不可能看著世界冠軍的視頻學會游泳,而且游泳是有標準動作的,商業沒有。我們能做的一定是把它的底層邏輯想清楚,再去想怎么實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我們構建的體系,就強調能把底層邏輯梳理清楚,又有實踐經驗和技巧的老師,通過這種教練式的教學幫助大家形成自己的商業能力。
鳳凰網廣東:“灣區科創大本營”的愿景是什么?
甘潔:創業者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盡管這比較難。灣區科創大本營的愿景就是通過生態的支持、課程的支持、同學之間的支持,能夠讓創業者更好地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我認為這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是堅持這種理念,自下而上是夯實核心能力,腳踏實地往前走。我們教練式的課程,能夠幫助創業者提升產品力、打造核心商業能力,包括營銷、組織、知識產權,怎么做研發和生產等等。
鳳凰網廣東:中美貿易戰、疫情,對于創業者來說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在這樣的環境下,創業者應該怎么調整心態,去做好這種難而正確的事情?
甘潔:環境總是在變化的,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環境。創業者應該做的還是怎么去打造一個極致的產品。另外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怎么能盡快地去形成一些小的閉環,能夠擺脫對資本的過度依賴,同時也鍛煉團隊的核心能力,這樣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其實在任何一個環境中我覺得都是需要的。
在資本充足的時候,可能你做得有點走樣也沒關系,現在的要求就更高,或者做不到的團隊可能就解散了。我覺得疫情肯定是讓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更加的困難,但是好的創業者,他們一開始就是非常堅定的人,心態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我經常跟很多團隊說,我到現在真沒有看到過一個我覺得非常好、極有潛力打出來的團隊,最后融不到資的。 雖然環境有變化,但是你堅持做應該做的事情,真的有很強的實力,能夠比較快地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的競爭力和核心的能力,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不能單憑激情,年輕人創業要立足于市場和產品
鳳凰網廣東:您會鼓勵年輕人先以自己的喜好或者有了方向之后就創業,還是會建議先去鍛煉一段時間再出來創業?
甘潔:其實特別想創業的年輕人沒有那么多。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多數會選擇相對來說比較可預測、低風險的道路,創業是高風險的。 我的觀察是,有一些人天生就有一種沖動和能量,要自己來折騰一些事情。這些人我會覺得挺好的(適合創業),可以不斷地去探索,但是千萬不要一頭扎進去,你要能夠很好地評估自己不斷冒出來的火花,到底能不能變成熊熊大火。 有一些年輕人是這樣子的,然后有一些年輕人他可能是受到創業的影響。包括他去了大公司,有一些工作經驗、技術上的提升,可能就會看到周圍人創業實現了很好的財富積累,他也會出來創業。 像這部分人的話,他們出來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就是出來做什么。以前的很多模式就是你做一個跟你的老東家差不多的東西,現在這種模式可能就少了,想出來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但是到底做什么,我覺得你還是要回到市場的需求。 產品力是一個科技和商業的結合,你要找到一個好的結合點,又有這種人群對產品的商業上的需求,同時你的技術又可以達到一定的高度,能夠比較順暢的去滿足需求,這個還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探索。 整體來說,我不建議無論是充滿激情的年輕人,還是已經有了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想到一個產品就一頭扎進去,覺得有無窮的激情,覺得自己這個東西就會是爆款,這是非??膳碌?。他們應該有意識,就是說自己的產品是不是真正的能夠有需求,你是不是能為你的客戶創造價值。很多調研創業公司失敗的第一大原因,就是產品沒有市場,大家都需要接受,并且認真對待這種教訓。
【撰稿】李莉
【審核】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