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廣東省政府舉行《廣東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廣東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安建光,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劉凱文,汕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林軍,茂名高州市根子鎮元壩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勇光出席會議并介紹規劃的主要內容。
鳳凰網廣東了解到,“十四五”時期廣東要力爭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將規劃建設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3項,計劃總投資5376億元,包括科技支撐、農田建設、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房管控與風貌提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提升等方面。
奮力實現“十四五”目標
2025年珠三角將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會上,顧幸偉指出,“十三五”期末,全省糧食產量穩定在1200萬噸,建成高標準農田2352萬畝,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連續五年穩定在97%以上;現行標準下廣東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5%,農村人居環境有效改善;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萬元,提前了兩年實現翻一番的目標,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5:1以下。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廣東省三農工作重心將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階段性的重大進展,有力推動城鄉和區域差距逐步縮小,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到2025年,珠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率先基本建立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引領全省其他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上快車道。
聚力發展科技助農
廣東將打造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聚焦科技幫扶,安建光表示,按照廣東省科技廳聯合省鄉村振興局發布的《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駐鎮幫鎮扶村行動方案》,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將按照任務要求于2021年12月31日前,實現600個重點幫扶鎮、301個鞏固提升鎮農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行動方案中規定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納入駐鎮幫扶工作隊統一管理,全力完成駐鎮幫扶工作隊安排的科技幫扶任務,幫扶周期每一批為3年,3年內團隊成員到現場工作時間累計不少于1年。
鳳凰網廣東了解到,除了開展人才幫扶,廣東下一步將培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突破核心育種關鍵技術,培育突破性新品種,提升種業科技創新水平,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加硬核的支撐。全面實施數字農業建設行動,辦好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建設農業人工智能裝備研究中心、30個數字農業試點(示范)縣,打造10個粵港澳大灣區無人農場。
創新金融機制助農
廣東將進一步加強農業農村現代化金融要素保障
針對廣東創新金融機制助農發展成果,劉凱文表示,“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全面完成64家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工作。全面改制以來,全省農商行服務縣域、服務“三農”和小微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已成為服務廣東省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強主體;涉農保險擴面提質,已搭建了全省層面“12+8+3+N”的險種體系,基本上涵蓋了廣東省農業生產的主要品種;小貸公司積極發揮服務鄉村振興補充作用,全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也不斷完善。
截至2021年6月末,全?。ú缓钲冢┬≠J公司累計發放涉農貸款28.06億元,期末涉農貸款余額61.30億元。全省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平臺累計提供融資擔保約100億元,服務“三農”經營主體1.08萬戶次。
按照《規劃》要求,廣東下一步將加強農業農村現代化金融要素保障。政策方面,完善融資貸款和配套設施建設補助,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為鄉村振興提供中長期信貸支持。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林權等抵押融資以及承包地經營權、集體資產股權等擔保融資,基本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發展農村信用貸款等等。
鳳凰網廣東了解到,除了強化科技助農、金融助農,廣東還將推進商貿物流助農。計劃加強產地冷藏保鮮基地建設,建設10個地市級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50個縣級區域性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基地、1000個鄉村物流設施示范村以及一批“田頭小站”,連點成線,織線成網,完善農產品冷鏈流通體系。
鳳凰網廣東新聞中心
作者:黃雪麗
審核:王潤珠